昨天,一篇潜伏在上海“名媛”群的文章突然火了。
大致讲了个什么事呢,无非是你以为的白富美女神,正在拼多多式组团玩展示面呢。
这些名媛们个个自诩南京西路林青霞,黄浦江迪丽热巴,一边朋友圈发着20岁经济独立有多爽,一边在私信哪里能蹭到免费下午茶。
讲道理,其实不是第一次爆这种事了。
如果大家在微博搜索:目回龙井,点击这个神秘的打卡地点,再看看那几个特定的道具和姿势和光线,所谓的网红照那真是流水线生产。
露背、古装、伸腿,可以堪称网红拍照三要素。
很多女生在网上特别气愤的回应:
这些男的只会恶意揣测,好像女孩子打扮的漂亮点愿意在社交网站上上传自己的照片就是鸡了?
别人过的不好才能让你满意?
身材好脸好看喜欢拍照爱修图从来就不是什么要藏着掖着的坏事儿,因为自己得不到或者成为不了就诋毁才是!
去网红打卡地,难道不能拍美美的照片?
真的是:女出击,寸草不生。
拳味实在太重了,女生网红拍照就是自由爱美,男生拍照就是虚假展示PUA。
这,也太双标了吧!
其实所谓的拍照也好,炫富也罢,这些都是正常行为。不正常的是,你以此去欺骗或伤害他人。
女生都可以化妆拍照美图,男生是否享有同等权益呢?也难怪饺子说了一句:
拍展示面或者炫富,从不是我们的专利,外国INS上的网友也经常玩。
比如以一种让人匪夷所思的姿势,从车上摔跤的姿态发一张照片。
摔跤时,身上值钱的东西都会掉落出来。
跑车逼格不够用,私人飞机来一波
单反毁一生,摄影穷三代?
真是愁死人,每天不知道穿哪双好!
自从这种炫富火了以后,INS上的名媛网红们竞相模仿。
每个人,都深得精髓:姿势一定要优雅,LOGO一定大,着装精致是标配。
当所有人都在跟风做一件事时,味道就变了。
现在一出门看满大街都是这个Supreme标志,就好像有点像90年代初,城乡结合部集市上那些广州进口外贸服装一样。
T恤上,鞋上哪哪都印个Fashion。
当时感觉老潮流了,现在一寻思太tm土了。
要说另外一个展示面代表,是我老喜欢的日本女优明日花绮罗。
不过人家可是干着累活,一分一厘赚来的。
她在走红前,5部片子便领了1000万日元,折合后大概是70万人民币。
走红后,片酬早已翻倍再翻倍。
而在一次节目中,主持人直接看女优的装扮。
明日花鞋子是香奈儿、大衣80万、手表我要是没看错应该是770万元。
全身上下的行头超过1000万。
平日,她在INS上拍的照片以潮牌或生活照为主。
虽然依然是炫,但因为长得好看,且让人没有违和感。
广大网友,也是喜闻乐见。
其实到了她们这个阶级,这些就是她们的日常生活。
这究竟算不算炫富呢?
在这里,我们总结了下大家眼中炫富的四类人:
1、人家是真富,他们展示的只是自己的日常生活。
比如王思聪发个私人飞机,大家觉得炫富,可人家一天消费几十万很正常。
2、原来穷怕了,现在跨入一个新的阶级。
这种就是所谓的“土豪”,什么流行就炫什么,生怕大家不知道自己现在很有钱。
3、故意炫富,看着别人点赞、评论觉得有面子。
这也挺肤浅,有钱就是要炫耀,你们看我现在过得可好了!通过炫富,填补内心空洞的需求。
4、还有一类是假名媛,微商等。
依靠虚假的展示面,以此博得大家关注,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
为什么女人20来岁,用LV、梵克雅宝、卡地亚的一大堆。
而男人20来岁,靠自己能力买劳力士的都屈指可数。
因为女孩长得好看,月薪基本就是个零花钱,逆天改命的机会多了去了。
前段时间,网上还在讨论“女朋友没有钻石就不结婚”究竟对不对?
许多人从工艺、产地等多方面分析,以此证明钻石就是个破石头。
可分析这么多,女人就不喜欢钻石了?
可能吗?这只能证明你穷而已啊。
一个男人能送女人30万的钻戒,背后的潜台词,就是可以让她开200万的车,住1000万的房子……一辈子衣食无忧。
这女人可以发朋友圈,告诉所有人,“老公送了我一枚30万的钻戒,好心疼啊,老公太爱我了…balabala……”
对于很多女人,这就足够了。
包括很多首饰也是一样,为什么要买法国意大利的呢?
那都是贵族王室戴过的品牌,买法国意大利的是代表对其文化的认同(装逼也算)。
你要是买个什么老凤祥,周大福啥的,就稍微差点意思,感觉是给老妈丈母娘买的。
买东西总停留在值不值,合不合适,说明还停留在温饱水平。
闭着眼睛瞎几吧买,这不才是潇洒么?女人就喜欢潇洒的男人。
虽然说得很现实,但社会就是这么残酷。
以上虽是调侃,但也只能证明有些价值观只适用于部分女生。圈子不同,请勿强融。
你不能一方面说我就喜欢夜店那些绿茶,谁叫他们长得好看又诱人。另一方面又说,这些女的全是NT又拜金。
做人还是要peace&love一点,别一天天:给X满分,不给零分。
很多时候大家叫嚣着谁谁谁装逼,谁谁谁太虚伪了。当有一天你也有这种生活,你能够保持初心么?
人生就是一场B格保卫战。
大家的背景、成长经历、 圈子不同,形成的价值观自然也就不同。
我们可以保卫自己的B格,但是没权利去攻占别人的。
经济学家Veblen曾对“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进行过解读——人们将物质消费当做衡量社会地位与身份的标准。
有人喜欢炫耀,喜欢获得更好的东西,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获得一切,这完全OJ8K。
反之,有人为了自身的优越感,买包买奢侈品随后啃几个月馒头,乐此不疲的拆东墙补西墙,我觉得不是很OK。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显富”的阶段,逐渐转型为“隐富”——无形的文化与知识消费。
譬如教育,以及艺术。
艺术,代替车、表、房、包,成为了“更高级的奢侈品”。
因为亲近艺术不仅要有财力,更有一道文化的门槛。
Banksy经典作品《气球女孩》
现在我觉得,炫富是个伪命题。
别管别人怎么活,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就完事。
如果你实在没有理想,那就多挣钱,不是坏事儿。
END